项目意义
项目思路和举措
一\\\\
打造“青教”工程,深化校地共建
闽侯县首批青年助理岗前见面暨培训会
二
打造“青育”工程,强化思想引领
2023年“清明祭英烈”线上慢直播活动现场
三
打造“青跃”工程,美化生活环境
突出青年优先发展战略,围绕打响“来了就是闽侯人”民生品牌,持续做精“在闽侯,好办事”服务品牌、做优“闽侯:这么近,那么美”文旅品牌、做大“快来闽侯,吃住游乐购”消费品牌等三大子品牌,在衣食住行、青年就业、学历提升等各领域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推出青年友好街区、网红打卡点,设置青年特色公交,开展符合青年定位的节事、赛事,营造更为直观的首邑青春城,进一步提升青年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闽侯旗山湖草莓音乐节
四=
打造“青约”工程,亮化婚恋品牌
积极开展“首邑之约.缘梦闽侯”青年婚恋交友联谊品牌活动,强化地方青年与高校青年、企业青年的交流互动,进一步为青年人打开社交圈、扩宽朋友圈。举办“茉莉姐姐”流动心理咨询,积极传播健康的婚姻观念,鼓励青年追梦追爱,让青年能够拥有正确的婚姻观和价值观。此外,组织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全年推出不少于100期《家有儿女》广播节目,聚焦青年关注的育儿、家庭问题,共同守护幸福“小家”,方能共建和谐“大家”。
“首邑之约•缘梦闽侯”校地青年职工联谊活动在旗山湖公园举行
五=
打造“青创”工程,实化创业就业
闽侯县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基地授牌仪式
六=
打造“青护”工程,细化权益维护
法治主题班会
项目进展
一是坚持“青年为本”,建立健全有力工作机制。
闽侯县把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和建设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相结合,融入工作全局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以县委名义制定印发《闽侯县县域共青团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和《闽侯县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实施方案》,并将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工作写入县政府工作报告,定期梳理共青团组织建设和青年发展工作进展情况。
二是突出“青年优先”,营造全面发展更优生态。
立足县域实际,想青年所想,急青年所急。2022年以来,共完成教育建设项目12个,总投资4.2811亿元,新增学位6780个;面向青年群体推出公共租赁住房180套,发放租赁补贴7.311万元,建成投用东南科学城人才公寓313套。开展诵读红色经典、寻访红色足迹、传唱红色歌曲、“微团课”等活动50余场次,“首邑之约 缘梦闽侯”青年交友联谊活动4场次,以青年视角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打造更具温度的青春城。
三是引领“青年建功”,注入县域发展更强动力。
有序推动普惠性青年政策落实落地,制定“首邑之约 智汇闽侯”人才政策“1+1+N”体系,用人才政策“硬措施”提升人才聚集“软实力”。用好东南科学城科创中心平台,实施揭榜挂帅,促成产学研用成果落地转化。扎实开展“首邑英才”工作,做强“首邑之约·青春筑梦”品牌,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留闽就业创业。加强青年群体职业技能培训,目前已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8900多人(次),发放培训补贴678.53万元。
下一步计划
一、“铸魂育人”,持续发挥政治引领性
深入挖掘闽侯丰富红色资源,持续开展党史、团史教育活动,落实青少年红色基因传承实践育人行动,用红色基因铸魂育人;深入推进“青年大学习”,结合“五四”“七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专题学习活动,培养青少年对党和人民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扎实推进共青团数字化建设,以“闽侯共青团”微信公众号为载体,以小切口展示大作为,以广大青年听得进、记得住、能共鸣的方式方法开展宣传活动,奏响青春强音,讲好青年榜样动人故事。
二、“强基固本”,着力提升组织战斗力
三、“务实创新”,切实增强青年获得感
四、“建功立业”,不断彰显大局贡献度
聚焦重要领域、重要产业、重大项目开展青年突击队建功行动,持续开展“青年文明号”“两红两优”等典型选树活动,激励青年在各行各业改革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围绕文明劝导、护河爱水等方面,抓住重要时间节点,着力开展青年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确保青年志愿服务品牌的新鲜度和活跃度,推动闽侯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福州大学城地域优势,全力统筹各方资源,鼓励支持大学生积极来县开展实习实践,为奋力打造新时代现代化滨江新城贡献青春力量。